合兴村地处广德市西北部,辖区有13个自然村,3800余人口,山场面积约1.3万亩,竹林覆盖率占全域68%。近年来,由于毛竹价格持续走低,广大村民靠山生存的愿望逐渐弱化,甚至出现“竹贱伤农”的现象,多数选择外出务工和走出合兴谋求生计。合兴村党委为改变当前现状,着眼长远,主动出击,走村集体引领林农集约经营发展路子,通过以示范性的流转,将林农手中碎片化的竹林整合起来,用规模化运营和完整产业链融合,推动合兴村竹产业振兴发展。
查找分析竹产业发展的“痛点”。年初,为解决当前山场出现衰败和没落现象,村“两委”先后8次深入泉村片区自然村开展走访调研,多次走进竹制品加工厂与企业代表促膝长谈,深度分析当前制约毛竹收益低的主观原因,收集形成如:因林道未贯通山场,造成毛竹下山难;工人砍伐费用高,致使林农收益低等“痛点”。
疏通制约竹产业发展的“堵点”。一是强化资源科学培育,请教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养山护山。村先后多次邀请市林业发展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赴村现场指导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二是引进现代化工具实施砍伐。由于砍伐工至今仍使用80年代传统方式实施砍伐作业,造成人工成本高,砍伐费用贵。目前,为有效降低劳务成本且形成实效,已对接福建龙岩电子商务公司采购电动伐竹剪实施采伐,联系浙江台州集英农林科技采购“爬山虎”运输车实施山间林道运输,据卖方介绍其效率等同人工作业,用机械可以达到5倍作业效果。三是形成产业规模。虽然,辖区内有9家竹制品加工厂,但因大家都走单打独斗模式、缺乏行业规范和产业链不完整等原因,造成未形成产业化规模,从而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破解影响竹产业发展的“难点”。3月底,为有效破解竹产业发展难题,村申请成立全民所有“林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先后投入专项资金80万元,流转山场4000余亩,招收专职管护人员10余人,扩大竹产业规模,完善竹加工产业链,提高毛竹的全面利用率,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借助招引的东山花海文旅项目,依托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发展森林旅游、特色民宿等新兴业态,促进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从“上山砍竹”到“上山开竹”的两山转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