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综合

绘好“三张图”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2-08-12 07:54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 共产党员网 浏览次数:1940 字体:

  7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川汇流而成。像《玛纳斯》这样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做好保护、传承、整理工作,使之发扬光大。新时代的我们,更应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深意,不断学习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在基层建设中发挥新作用,在新征程中焕发新活力。

  勾勒学习设计图,让传统文化“兴”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下,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网络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难题,更应主动捡起传统文化这本“活教材”,树立正确政治导向,充满自信迎接挑战。基层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基层工作纷繁复杂,要想在基层这个大平台上显得“游刃有余”,我们更应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精髓,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神食粮”,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遵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扎实作风,秉承“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为民理念……不断充实自我,学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进步元素”,成为传统文化最坚定的追随者,把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内化为奋斗在基层的重要支撑。

  擘画宣传线路图,让传统文化“火”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之根,它根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之上,乡村文化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基层工作中“助推剂”的作用,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道德引领。乡村文化振兴核心在于“乡风文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收集整理乡规民约、族谱家训等道德资源,宣传建立健康文明的乡村新时尚。创新开展送戏下乡、文化进万家等活动,浓厚文化宣传氛围。乡村文化振兴支撑在于“文化供给”,要继续推进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广农家书屋、农民夜校试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基层干部应成为传统文化最坚定的传播者,通过文化熏陶,让传统文化在基层“扎根”,逐步形成基层生活美好新气象。

  绘就传承效果图,让传统文化“好”起来。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在世代中华儿女顽强拼搏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团结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撑。传统文化永远不会过时,伟大的精神力量总是能穿越时间的阻隔带给我们最深处的震撼。“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如何和基层实际相结合,是基层工作者始终要重视的“课题”。要注重保护好文化典籍、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文化的“体”,也要传承好仁义、诚信、爱人、敬业、和合等这些传统文化的“魂”。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加强红色艺术、革命文物和纪念设施的保护利用,将基层文明建设同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德治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鉴往知来,基层干部应成为传统文化最坚定的践行者,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