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综合

广德市:“靶向发力”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2-09-14 11:36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 宣城先锋网 浏览次数:1896 字体:

  近年来,广德市坚持在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组织力、执行力、落实力、保障力”上下功夫抓成效,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
  以增强组织力为前提,在制度保障上持续发力。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万名党员集中轮训工作纳入全市每年组织工作要点,逐年制定党员教育工作计划,并制发规范性文件,真正做到计划明晰、责任明确。二是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市直工委、纪检、宣传、党校等成员单位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定期督促检查。坚持将万名党员集中轮训工作作为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党建日常考核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督导调研,确保层层抓好落实。
  以增强执行力为重点,在培训对象上坚持因材施教。一是抓党员骨干,上好“先锋课”。精准配制、分类整合,针对性开设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农村“两委”班子专题培训班,把党史学习教育、农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当前重点任务与履职培训融合起来,以学促干、学用结合。二是抓普通党员,上好“必修课”。明确在县级层面,由市委组织部组织,以农村、社区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村级后备干部以及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等为培训对象,开设党员骨干培训班;在市直单位层面,由市直工委统筹安排,开设“市直机关大学堂”,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普法、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等主题针对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培训;在乡镇层面,依托乡镇党校、乡镇党校教学点、村(社区)党员教育室,采取“乡镇办学、党校送课”的模式,对农村普通党员进行全员培训。三是抓流动党员及年老体弱党员,上好“温暖”课。针对流动党员,外出务工党员数较多的党组织,每月通过“桐汭红”手机党校、支部微信群开展集中学习。同时组建送学分队,到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家中开展“送学上门”和“结对助学”活动,连通学习“最后一公里”。
  以增强落实力为目标,在培训形式上坚持多元施教。一是推行“现场式”教学。统筹全域资源,围绕美丽乡村点、社区示范点、企业生产一线等打造一批精品教育线路,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参观体验,学习经验做法、开展现场调研。同时深入挖掘皖南红军独立团纪念馆、时空长广纪念馆等18处本土红色地标,积极打造党性教学基地,通过打造让党员看得到、摸得着、感受得真的培训模式,切实提升教育培训实效。二是开展“下沉式”教学。坚持“就近就便参学、优化资源配置、突出党建亮点”,依托市委党校和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完善县、乡、村三级培训阵地,积极运用集中授课、“流动课堂”等形式,将党课从讲堂搬到田间地头、社区广场,为党员提供“家门口”的培训服务。三是探索“媒体式”教学。创新打造“桐汭红”手机党校,通过及时编汇、动态更新学习资源库,打造多元化党性教育平台,自平台启用以来,已发送各类学习资料600余条,并开辟“微论坛”板块,定期发布党员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党员可以围绕话题进行线上交流,截至目前已发布话题12个,吸引党员群众10110余人次参与讨论。
  以增强保障力为抓手,在培训基础上坚持兜底施教。一是加强阵地建设。组织实施党员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广德市干部教育培训彭村村现场教学点暨新杭镇党校,打造以市委党校为主体、基层党校为基础、各类现场教学点为支点的多级阵地体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不断完善乡村两级149个党员教育场所建设。二是提升师资经费投入。选定75名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业务能力突出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在党建、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法律等方面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线先锋为兼职教师,同时面向党政机关、企业、农村、学校、社会组织等,整合党校讲师、机关在职优秀党员干部、企业人才、致富能手、农村工匠等优质资源,建立多元化师资队伍,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进行动态更新。坚持每年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加大县管党费对党员教育资源建设、平台运行维护等保障力度,切实保障党员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三是丰富教学资源。累计开发课程38门,编印特色教材2本。大力发掘各级党组织中的典型人物及创新方法,按照县级重点制作一批、乡镇(街道)及市直各党(工)委自主制作一批、基层党组织广泛征集一批的方式,推动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打造一批优质教学精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